发布时间:2021-07-19 17:29:18访问次数:信息来源:本站
再游夷望溪
有段时间没去夷望溪了,很有些惦念。
对夷望溪的印象,第一当然是山水。有人把夷望溪比作小桂林,还有人把夷望溪看成是诗画长廊,我认为都不确切。
夷望溪就是夷望溪,桂林也不一定有她美。只不过桂林因为区位优势,受到各国政要青睐,加上印在了人民币上,才得以扬名。
到目前为止,夷望溪基本上还是藏在深闺,虽然还只是三A,但她终究会有一天脱颖而出,4A、5A是迟早的事。
诗人有妙笔,画家有彩笔,但根本没法再现夷望溪的美。我是大老粗,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修辞。
游夷望溪,感觉是一种动静结合的美。新湘溪很静,水心寨很静,一入夷望溪,移步换景,不断呈现在眼里的青山绿水,田园风水,袅袅炊烟,牧童,浣妇、水车、鸭子......都十分令人陶醉。
前年,我陪中国电影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康健民先生去游夷望溪,他的照相机没有住时,耳边只听到“咔嚓”“咔嚓”声,一直游到半岛人家,康书记感叹:想不到我们桃源还有如此绝美的山水!
第二个印象是夷望溪的文化底蕴很深厚。夷望溪的夷,是一个人背一把弓箭,古时部族善于使用弓箭,所以以“夷”代指这个部族。
夷望就是这个部落的人放哨瞭望,离夷望溪不远,就有马援石室,营盘洲就是马援的部队安营扎寨的地方,想必马援将军与夷望溪的先人干过仗。
屈原《涉江》中有诗句:哀南夷之莫吾知兮,旦余济乎江湘。乘鄂渚而反顾兮,唉秋冬之绪风......郦道元在《水经注》中有记:“昔有蛮民避寇居之”。
水心寨乃夷望溪的“龙头”,田桃源称之为要塞。明代闲人袁宏道从湖北公安踏波而来,看到水心寨,有记:“环石皆水,环水皆山,周遭映带,以相逼而奇。”
光绪版《桃源县志》载:“前明总兵程可立遭国变,筑庵如此。”水心寨上的寺庙,叫“武陵悬空寺”,当地老百姓讲,屋檐水滴入河中。三庵均毁于1968年,1999年,由桃源县“大桃花源开发办”主持,在原址重修。
对夷望溪的第三个印象,就是民风彪悍。体现在喝酒。夷望溪所在地兴隆街,是酒风最盛的地方。沈从文在《湘西散记》中有写到此地,题目为《泊兴隆街》。
桃源人热情好客,都没有兴隆街人好客,来客了必定摆酒,什么酒不讲,反正要把客人喝得舒服。敬酒也有一套,有时,单膝跪地,又是念又是唱,类似苗家、土家的习俗。
候鸟巢是我喜欢去的地方,临水而居,河里的鱼吃不得,沟沟里的鱼断然吃得,主人就给我弄沟沟里的鱼下酒。
还有前面提的半岛人家,掩映在一片茂林修竹中,环境清幽,透过竹林,可以看到弯弯的河流。喝了酒,禁不住高唱一首《小小竹排江中游》。
如今大樟树村(焦林)也有了农家乐,是小杨支书开办的,随着桃源乡村旅游的兴起,休闲农庄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,去夷望溪,不喝几杯,我就是不喝不舒服司机。
民风彪悍,还看小潭,小潭就是张汪伦,去了他家,要喝得啊噗啊噗。前两天,他俩口子去了北京,看儿子和孙子。
临行前, 我喝了酒讲酒话:张兄啊,想办法把你儿子引到桃源来,投资几十个亿!
(来源:印象桃源公众号)